第102章 粮盐贸易-《明末逐鹿天下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武弘义在悦来酒楼吃完饭,他带着老仆和掌柜,准备去汉中码头接船。

    他们刚走出悦来酒楼,车夫来汇报,他们的驴拉肚子了,正准备送去治疗。

    武弘义只能尽快找一辆新车,不能耽搁接船的时间。

    他看到悦来酒楼前方,    有车把式在招呼客人。

    “码头、工厂区,一铜币一位。”

    武弘义看着附近唯一接客的车辆,他们向这辆车走过去。

    这是一辆高大的骡车。

    它长三米左右,有两个骡子拉车。

    其他马车不同,这辆骡车有四个轱辘。

    骡车的前方,多出来两个可以被转动的轱辘。

    “我们坐这辆骡车,    不能错过报关的时间,    要不然很麻烦。”

    武弘义走到骡车边上,询问道:

    “车把式,    我去汉中码头,我们三个人,是三枚铜币吗?”

    “这位客官,我的车辆很实惠,一人一枚铜币,就送到工厂区。

    路过汉中码头,你在中途任何地点,都可以随时下车。”

    武弘义他们登上这辆骡车,里面非常宽广。

    摆放着两排长条凳子。

    车里已经有十几个人,座位都快满了。

    武弘义他们坐在凳子边上,靠近车门的位置。

    他坐好后,    直接催促道:

    “车把式,我去码头有急事事。

    这车人也快满了,快点发车行不行,    我会给你打赏。”

    车把式听到有赏钱,    高兴的回道:“发车了,    大家都坐好。”

    他一抖手中的缰绳,    骡子们得到指令,快速跑动起来。

    武弘义好奇的询问道:“车把式,这辆车是你的吗?

    它看着怎么这么奇怪。”

    车把式控制车辆,同时回道:“我就是个赶车的人,这辆车是我东家。

    他开了一个公司,制造很多车辆,专门在城里拉客人。

    东家的父亲是钢铁厂的工人,用业余时间,研究出这辆骡车。

    统领府专利政策公布,东家的父亲是第一批注册专利的人。

    那时我们都认为,它属于钢铁厂的工匠,没有办法获得专利。

    专利师司的官员说,不是公司出资研发的成果,又没有耽搁正常的工作,这个成果就属于个人。

    四轮马车载货量大,上面安装弹簧,能让人乘坐更舒适。

    申请专利之后,获得很多大户注资,    成立公司。

    我们东家负责客车,    东家大哥负责货车,主要接统领府的运输活。”

    车把式驾驶骡车,    在水泥路上平稳的前进。

    武弘义透过车窗,看到路上的景物飞速后退,他却没有感觉到颠簸。

    这种骡车,非常适合运输人和易碎的物品。

    骡车运行起来,武弘义拿出一张报纸观看。

    这是他刚才在悦来酒楼,买到新发行的《汉中周报》。

    报纸上面的内容极为丰富,有军队训练的内容,有小学课程介绍。

    他最关心的内容,就是统领府政策解读。

    有乘客看到武弘义拿出新一期报纸,他上前询问道:“这位先生,你的报纸是最新一期吗?”

    “是的。”武弘义点头回道。

    “先生,我都没有来得及买报纸,你要是方便,可以给大家读一下报纸上的内容吗?”

    武弘义来汉中这些天,他也请人教授过拼音和简体字,还去小学旁听的两节课。

    认识报纸上的简体字和拼音。

    武弘义开始给大家读报纸。

    这期报纸介绍一些汉中府周边情况,陕西北方进入八月份,依旧没有下雨。

    很多小型河床干枯,很多百姓都逃荒。

    有一部分逃荒到宝鸡县城,统领府官员立刻救济他们。

    听这些人讲述,当地的粮价已经涨到10两银子一石。

    很多百姓吃不起粮,只能从贼或是逃荒。

    四川进入汉中的道路,依然被大明官兵封锁,汉江的水路也被封锁。

    食盐又涨价,现在已经涨到一斤51枚铜币。

    车中的乘客,听到食盐又涨价,他们纷纷骂起奸商。

    武弘义读到一个关于专利的真实案例,才把所有人注意力重新吸引过来。

    两位兄弟,掌握从父亲那里传下来的油菜籽榨油方法。

    他们的榨油方法,比现在传统榨油方法,出油率能多出百分之二。

    老二直接把这个技术申请专利。

    他又把专利卖给杨文才,一共卖了一千三百两银币。

    杨文才直接去大理寺打官司,要求让老大停止使用这个技术榨油。

    老大认为这项技术是他老爹传给自己。

    老二没有权利,处置这项技术,要求专利授权无效。

    最后大理寺判决,老大和老二,共享这项专利的收益。

    老二先申请专利,他是专利所有人,专利授权有效。

    但老大也是这项技术的共有者,他和老二共享卖出专利的收益,停止使用这项专利。

    乘客们听完,立刻讨论起来。

    “我在报纸上,已经听到不少类似的故事。

    不是独门的技术,要尽快申请专利。

    被其他人申请,那就亏大了。”

    武弘义现在还没弄懂专利,但他通过报纸和自己的体验。

    他能看出汉中城这里,工匠地位要高很多。

    “汉中码头到了,有下车的乘客快下车。”

    车老板停下车,大声喊了一声。

    武弘义他们立刻下车,给车把式打赏10枚铜币。

    还有几名乘客,也在这个地方下车。

    汉中码头现在非常繁华,现在就有十几艘大船停靠。

    武弘义看到码头上,立着很多高高的木塔,上面吊着巨大的杆子。

    这种叫做起重机的设备,让大船在码头卸货,变得非常容易。

    他听说,这种起重机是利用杠杆原理和滑轮组,能省很多力气。

    武弘义对汉中府最深的印象,就是这里有很多奇怪的机械。

    “三少爷,咱们武家的船到了。”老仆立刻提醒道。

    武弘义向码头方向看去,十多艘大船,排列整齐,缓缓靠近码头。

    他们的船头上,都插着武家的旗帜。

    有这个旗帜在,只要在湖广的地界,一路都会畅通无阻。

    武家这次拉来五船的盐,七船的粮食。

    还有两艘船,是在湖广招募的三百多名工匠。

    粮食和食盐在汉中城这里,都是进口关税为零的商品。

    武弘义让家里招募一批工匠,是他准备在汉中城这里,成立一家公司。

    汉中这里不歧视商人,公司东家通过交税,还能获得贵族身份。

    但这里有一点不好,做什么买卖,都需要交税。

    对于汉中崛起的黄衣贼,湖广士绅一般分为两种态度。

    家里有很多人出仕大明朝,民愤极大的士绅。

    他们对黄衣贼,普遍采取敌视态度。

    积极捐献银粮,帮助朱燮元扩充军队。

    像他们汉阳武家这种士绅,属于官场的失意者,在朝廷的官员,都因为党争被贬。

    家里大部分关系,都集中在湖广本地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