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6章 归途(三)-《明末逐鹿天下》
第(3/3)页
嘴里说着不太熟练汉语的农民,他们劳作的同时,正在闲聊着坊间趣闻。
褚盛没有打扰农民的劳作,他观察这里种植的作物种类。
这里种植的粮食非常少,想一想就知道,它周围的地区,都是以种植粮食出名。
锡兰岛主要种植经济作物和各种蔬菜。
粮食耐储存,蔬菜却不耐储存。
锡兰岛处在航线的重要节点,船队经过这里时,船上的新鲜蔬菜储量所剩不多。
锡兰岛种植蔬菜的收益非常高,根本不缺少销路。
褚盛骑着马行走在乡间,他看到农田之中种植大片的茶树。
他之前就了解,国内一些人想要把茶树,引种到其他地区。
现在看来,这些人成功了。
褚盛骑着马游览岛上的着名景点,他在傍晚时分,才重新回到城内。
第二日一早,吃完这里的独特美食。
褚盛带着师爷和侍者,登上运输公司的渡轮,踏上归途的最后一段旅程。
他站在渡轮的甲板上,观察着这艘渡轮。
这是一艘典型的明轮船,巨大的明轮实在是太显眼。
船上有小孩儿好奇的指着明轮,他们想向明轮所在的方位走去。
他立刻就被母亲抓住,边打边骂道:“娘和你说过多少遍,明轮附近很危险,绝对不允许靠近。
你就在为娘身边,再敢离开为娘,我立刻把你锁到船舱之中。”
乘客们正无聊,盼着这位母亲教育孩子。
天气渐渐变得炎热,不时有乘客拿着船票登船。
很快一名穿着船长服装的人登上船。
他高声说道:“还有15分钟就会开船,海上风高浪急,请大家去船舱中休息。”
褚盛跟随人群来到船舱中,这里不是一个个小单间,而是打通的活动室。
里面有着座椅、食堂和阅览室。
渡轮的汽笛声响起,它缓缓离港,向着目的地驶去。
一名穿着长衫的说书先生,他一拍醒木,说道:“天南海北的父老乡亲们,我来给大家说段《三国演义》。
有钱的捧个钱场,没钱的捧个人场。”
说书先生开始说书,这段《三国演义》说的趣味横生,正是火烧赤壁这一段。
乘客们听的高兴,他们买杯茶,不同种类的茶价格不一样,比外界还稍贵一些,这相当于给说书先生的打赏。
《三国演义》说完,有乘客起哄,让说书先生说点趣闻。
说出先生临场不乱,他一拍醒木说道:“父老乡亲们,那我就说一段发生在东印总督府的趣闻。
那里有一个奇怪的习俗,牛命比人命还重要。
杀人有情可原,杀牛必须处死。
当地人把牛当作神,每天对牛祭拜。
他们喝牛尿吃牛屎,认为这是神明的恩赐。”
这个奇闻说出来,船舱中的很多人都发出哄笑。
褚盛听书的时候,他听到周围有读书人点评。
他和几位气质相同的人相互吸引,渐渐凑到了一起。
互相报了姓名,他们都是帝国的官员。
户部官员蓝科说道:“印度地区我有些了解,我这次就是以私人名义考察印度地区。
那里不只是崇拜牛,他们还有着严格的种姓制度。
正是种姓制度的存在,导致印度地区的土着非常容易被统治。
帝国只需要征服高种姓的人,就能轻松统治一大片地区。
帝国在其他方向,都没有持续进行战争,就是要休养生息,消化之前的胜利果实。
印度地区小冲突一直不断,就是为了以低烈度战争的方式,征服这个地区的统治。
对于这个地区,帝国根本就不用投入太多的精力统治。
我从古至今,就没见到过这种利于统治的土着。
帝国征服的总督府,东倭总督府叛乱高达上千次,数百万人被贬为奴隶,卖到美洲和非洲的藩属国。
交趾总督府叛乱接近一千次,两百多万人被贬为奴隶,为国内的铁路事业添砖加瓦。
其他总督府,经常发生叛乱,频率没有那么高,但每年也有数十次。
唯独东印总督府,这段时间一场叛乱都没有。
朝廷开始还以为马蘅总督治理有方,把他调去东倭,结果这两地没有太大差别。
朝廷多次派遣官员观察印度地区的情况,才发现这种情况。
为了更好的治理印度地区,我们这些主动寻求外放的官员,经常需要前往那里考察。”
褚盛听到蓝科说起种姓制度。
他记得非洲那几个藩属国,就是把种姓制度改为国民等级制度。
他之前还奇怪,是什么原因让这几个君主下定决心。
原来是印度地区,已经为他们做出样板。
第(3/3)页